2011年12月23日 星期五

追憶 先師金中樞(1922-2011)教授

        母系(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)告知, 金中樞師已於20111125日在香港與世長辭的消息,享壽九十,當時我正和研究所碩士生商議碩士論文口考的事宜,令人不勝感傷。回想1988年自己碩一的時候,選修 金師的課程,猶記得他濃厚的安徽鄉音,微帶些香港辭彙,適應了一陣子,逐漸聽懂授課的內容。後來,我成為 金師的第二位指導碩士生,有了較多的互動。還記得 金師常提到錢穆(1895-1990)先生對論文優劣的嚴格要求:「好的文章置於旁,有空再看;壞的文章丟於後,永遠不看。」 金師出生於戰亂時代,時間上從北伐、抗日、國共內戰到海峽兩岸,空間上從安徽、香江到臺灣。在新亞研究所求學階段,正值肇設之初,生活相當艱苦,卻榮幸追隨多位大師的風範。就我記憶所及,除了錢穆先生外,尚有羅香林(1906-1978)、牟潤孫(1908-1988)、唐君毅(1909-1978)諸位先生。昔日新亞研究所的新儒家理念早已內化於其心中,家裏客廳內供奉著儒家先聖先賢的牌位。課堂時常提到「天人合一」概念,引《孟子‧盡心上》:「孔子登東山而小魯,登泰山而小天下」,而如今是「登太空而小全球」。 金師的教學方式承襲錢穆先生,將原始資料串聯起來講授,一板一眼,學生必須勤抄筆記,方能符合期許。每次碰面, 金師都說「時間寶貴」,叮嚀督促「好好寫文章」。
        自從1972年 金師受聘到臺灣成大任教之後,一直過著「德國哲學家康德式」規律的學術生活。早上坐著交通車到校,八點準時到研究室開始做研究,憑藉著驚人的記憶力,攤開數本史籍在大型方桌上,相互參校,藉以判斷史事的真偽。傍晚坐著交通車離校,六點準時享用 金師母辛苦準備的晚膳。 金師不吸菸,不喫酒,全數的精力貫注在讀史、撰述、講學三件事上,一分一秒,毫不浪費。 金師曾經透露,逃難至香港,登記戶口時少報了年齡。1997年退休時雖已屆七十七歲,卻依舊在文學院舊館(原為日治時期步兵第二聯隊營舍)二樓研究室勤讀寫作, 金師母翟冰霞女士在圖書館職員退休後,伴隨在隔壁房間,又特地去學習電腦,以便將文稿打字成word檔,做好學術助手的工作。 金師母於2003年辭世後, 金師一時無法割捨,骨灰曾暫厝於家中。 金師雖仍然著述不斷,但畢竟年事已高,逐漸力不從心。如今,日治舊館猶安在,成大業師卻仙遊。
        晚年時, 金師匯集畢生的心血,結編成《宋代的學術和制度研究》八冊,約當於學術全集,20096月付梓於稻鄉出版社(臺北)。三百餘萬言,有五大主軸:一是北宋經學的開創及轉變,二是北宋科舉制度,三是北宋舉官制度,四是宋朝官員致仕制度,五是宋代制度的考證。此套學術全集的內容簡述如下:
        第一冊《宋代學術思想研究》,分為〈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──聶崇義的三禮圖學〉、〈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續(上)──王昭素、柳仲塗、胡周父〉、〈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續(下)──崔頤正、邢淑明〉、〈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再續(上)──种明逸、穆伯長、李挺之、黃景微的經學〉、〈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再續(下)──王聖源、宋貫之、何濟川、周子餘、龍起之等的經學〉、〈宋代的經學當代化初探三續──賈子明的經學〉、〈宋代古文運動之發展研究〉、〈宋代學術發展之轉關──胡安定〉、〈孫泰山的經學初探──春秋學舉例〉、〈石徂徠研究〉、〈石徂徠研究續〉、〈石徂徠研究再續〉、〈石徂徠研究三續〉、〈李覯的經學初探〉、〈李泰伯的禮論〉等篇來進行討論。同名舊作,原由幼獅文化事業公司(臺北)於1989年出版,此冊稍加刪增舊說,討論焦點集中於三個議題:(1)北宋初年以來,即沿著兩條路線發展,一條是撥棄傳注而提倡經義,另一條是撥棄駢文而提倡古文。(2)經學當代化、古文道學化,是北宋學術轉變的兩大軌道。(3)胡瑗(安定)、孫復(泰山)和石介(徂徠)為北宋學術發展轉變的關鍵人物,其中胡瑗為理學之始。
        第二冊《北宋科舉制度研究》,分為〈主要沿革變遷(一)〉、〈主要沿革變遷(二)〉、〈進士諸科之解省試法(一)〉、〈進士諸科之解省試法(二)〉、〈進士諸科之殿試試法(一)〉、〈進士諸科之殿試試法(二)〉、〈正賜第人員之任用(一)〉等篇來進行討論。
        第三冊《北宋舉官制度研究(上)》,以〈從司馬光十科舉士看北宋的舉官制度〉作為代序,集中討論舉官種類。第四冊《北宋舉官制度研究(下)》,集中討論舉官方法,分為基本資格、重視廉能、保障寒微、相關約制、應辦手續、嚴格考課、斟酌限員等七項。
        第五冊《宋代公教人員退休制度研究(甲集)》、第六冊《宋代公教人員退休制度研究(乙集)》,集中討論宋代官員的退休制度。古人言「大夫七十致仕之禮」,又謂致政、致事。宋朝優禮士大夫,在致仕制度表現尤為顯著。「文武官致仕者,皆轉一官」,退休後保持俸賜、優禮及恩澤等待遇。
        第七冊《宋代的政制研究》,分為〈宋代三省長官置廢之研究〉、〈北宋選人七階試釋〉、〈宋代的敦遣制度〉、〈宋朝館閣的建置和職始考〉、〈北宋召試除職并其例表考〉、〈北宋召試除職并其例表考(續)〉、〈北宋召試除職并其例表考(再續)〉、〈北宋召試除職并其例表考(三續)〉、〈宋代幾種社會福利制度──居養院、安濟坊、漏澤園〉、〈宋代幾種社會福利制度考略〉等十篇來進行討論。
        第八冊《北宋政策研究》,分為〈宋初嚴懲贓吏〉、〈范仲淹的革新政策考〉、〈車蓋亭詩案研究〉、〈論北宋末年之崇尚道教(上)〉、〈論北宋末年之崇尚道教(下)〉等五篇來進行討論,闡釋北宋政策之大勢。
        這八部學術著作,係 金師秉持著異於常人的堅韌性格,皓首窮經一甲子而告竣。記得有人說過,欲成就一番學術事業,始於篤志好學,立於勤奮不懈,全於恆心毅力,信乎斯言。

弟子 楊宇勛 2011/12/25於追思會
地點: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振芝講堂

1 則留言: